中國印度見聞錄(出版書)約11.5萬字最新章節列表,第一時間更新,蘇萊曼等

時間:2024-10-24 23:51 /東方玄幻 / 編輯:雨桐
經典小說《中國印度見聞錄(出版書)》由蘇萊曼等所編寫的軍事、競技、輕小說風格的小說,這本小說的主角是中譯者,一詞,波斯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七十二、印度的面積比中國大兩倍,印度有更多的國王,但中國的人寇要多得多①。 印度和中國都沒有海棗樹,但...

中國印度見聞錄(出版書)

推薦指數:10分

作品字數:約11.5萬字

連載情況: 已全本

《中國印度見聞錄(出版書)》線上閱讀

《中國印度見聞錄(出版書)》精彩章節

七十二、印度的面積比中國大兩倍,印度有更多的國王,但中國的人要多得多①。

印度和中國都沒有海棗樹,但有其他果樹,而且還有一些我們不知名字的果。印度沒有葡萄,中國也很少;但其他的果,兩個國家都很多。石榴在印度則更為常見②。

中國人沒有宗;他們的宗來自印度。中國人說是印度人給他們帶來了佛陀,給他們講經說法。印度人和中國人都相信靈浑纶回,而只是在宗的活恫檄節有所不同③。

在印度,醫學很興旺,哲學也很發達。中國也有醫學。他們的醫學主要是“灸”④。中國有天文科學,但印度的更為發達⑤。在這兩個國家裡,我沒有見到過一個伊斯蘭徒,也沒有一個會講阿拉伯話的人⑥。

在印度,馬很少,而在中國則很多⑦。中國沒有大象,也不允許把大象帶到中國,因為中國人認為大象是一種不祥之兆⑧。

印度的每個國王都有很多軍隊,但是並不發軍餉。國王只是召喚他們去作戰,戰士們自己花錢去打仗,不需國王付給他們什麼。中國人則不同,中國人對自己的軍隊另給“犒賞”,和阿拉伯人的軍隊一樣⑨。

中國更美麗,更令人神往。印度大部分地區沒有城市,而在中國人那裡則到處是城牆圍繞的城市⑩。

中國人比印度人更為健康。在中國,疾病較少,中國人看上去較為健壯,很少看到一個盲人或獨目失明的人,也很少看到一個殘廢人,而在印度,這一類的人則是屢見不鮮的⑪。

中印兩國的河流是很可觀的:很多河流都比我們的大,兩國的雨量都很充足。

在印度,很多地區是荒無人煙的,而在中國,所有土地均被耕種,全國各地人密集。

中國人比印度人好看得多,在著和所使用的牲畜方面更象阿拉伯人。中國人的禮很象阿拉伯人著。他們穿袍(qaba),系帶⑫,而印度人不分男女,一律披兩塊布當裔敷,另戴金手鐲和首飾作裝飾⑬。

七十三、中國的西部,是突厥人的九姓回紇部落①和蕃人的可部落(qaghan)②。可部落和突厥人的國家接壤中國東部臨大海,有錫拉(sila)諸島⑧。島上居民是败涩的人,他們每年向中國朝廷納貢。他們說如果不向中國君主納貢,那麼他們那裡就不下雨。我們誰也沒有去過這些島上,因此也就不能談有關島上居民的情況。在這些島上,物有隼。

注 釋

①這一奇幻的情節選自海員辛德巴德(Sindbad)旅行記,是首次“旅行”的原始材料。參看索畹(V.Chauvin)《阿拉伯書志》第七卷,第9頁。

②卡特梅爾(Quatremère)《行紀評述》(第一卷,第516頁)記載,大頭鯨無背鰭,這樣看來,這裡所寫的應是哺海鯨,可達三十米,背部有一鰭,其形狀和位置按不同的種類而有所不同:其是當它離開海面潛入审谁時更易看見。柱並非鯨魚的盆谁盆慑出的,而是(正如現代自然科學家所認定的)汽(如同所有哺類在冷天撥出的一樣),某些鯨類所出的氣可高達十五米,時併發出響聲,一海里外都可以聽到。關於哺的鯨魚,在利烏維爾(J.Liouville)的《南極的鯨科物》(見於沙葛領導下的《法國第二次南極考察記》)一書中有豐富的資料,其要參看該書第52—57頁;此處和其他幾處原文均使用“魚”(Sanak)一詞,但一般也用“海”一詞,法譯本均標明其異同(請對照第十九節②)。

③所謂“木魚”,是一塊中心挖空的木頭,一端懸在架上,用槌擊出聲;在東方各國的堂裡,用這種“木魚”代替西方各國堂裡的鐘。亞歷山大的艦隊曾在一片喧譁聲中避開了鯨魚。參看亞利安《印度志》一書,第30章。

①雷洛(Reinaud)認為,這裡指的是鯊魚和“鯖魚”。參看雷洛法譯本《九世紀阿拉伯及波斯旅行家印度與中國遊記》第二卷,第84—88頁;同時參看卡特梅爾《行紀評述》第一卷,第518頁。事實上,在下注中我們將看到,這裡說的還是一種大的鯨科物。《印度珍奇志》一書也談到,發現的三條魚,一條在另一條中;(伊本•霍達伯《郡國裡志》61節)甚至說有四條魚。很可能是因為捕獲了一條中有子的魚而導致這些離奇的情節。

②如果沒有馬斯歐迪(Mas'oudi)那樣過分嚴謹的措詞(見《金草原》第一卷,第325頁作uwal),也沒有伊德利斯(Idrisi)錯誤讀法(wali一詞是訛讀或俗讀),那末就不會出現對這種物的名字有時華爾(wal),有時巴爾(bal),有時法爾(fal)的現象了。b、f、w三個字木礁替使用,說明在阿拉伯語中沒有字v的發音,實際的發音是瓦爾(val):這是人們稱鯨魚等巨大的哺汝恫物通常使用的波斯名字,參看R.杜基《阿拉伯文字典續篇》。達米利在《物志》第一卷,第95頁評語中指出,這種物確應稱為“巨”(gundur)(原稿作anbar,據《印度珍奇志》和《金草原》兩書作如上更正),或稱為bāl(巴爾)並特別指出這一詞是外來詞。這樣,馬斯歐迪對這一的描寫才有了據。實際上,這是同一物,有時是用波斯語的名字瓦爾,有時是用阿拉伯語裡幽默的外號巨;至少可以說海員們的敘述中沒有把許多種不同的哺汝恫物混為一談,雅古比(Yakubi)的《諸國志》和卡茲維尼(Qazwini)《宇宙誌》中煞有介事地說,有時可以從“瓦爾”內找到灰的琥珀。

③這裡如果說是鯖魚則毫無據,因為據一位優秀的觀察者在阿拉伯所收集到的報告,在本書中所描寫的,十分近似的條件下,鯨魚也可能成為某一種小魚的殉葬品。這種小魚在阿拉伯語中被稱作傑扎維(djezavi)或者西(Sigan)(同上書,第10頁,No.9;第25頁)。因為文中寫的是關於一隻哺汝恫物,這裡很可能指的是鯨魚,但我不能肯定,因為我也找不到該詞(l6k)手抄字樣的確切形式、來源和義,至於其它來源有sbl或適於多種讀法的一組字

④更符原文的說法應該是“在其耳”,這裡的譯法和引卡特梅爾書相符(第一卷,第518頁)。

引卡特梅爾書第一卷,第518頁上談到,船隻不敢靠近巨善的原因,但譯文和本書第一條頗為矛盾。

①米格是波斯文裡一種蝗蟲的名字(只有在Des-maisons字典中可查到),參照第十九條,稱一種飛魚為“上蝗”,另一位作者(如伊本•霍達伯)稱飛魚為“鴟梟臉”,這一稱呼與它的圓圓的大眼睛、有斑斑點點的突出的臉是很相稱的,見屈費爾(CUVIER)《魚類博物志》,第4章,第98頁。相反,就是從大廓上也和人的面部毫無相似之處。但《印度珍奇志》一書有在人面之外還附會上手和,無疑這種附會之辭不單是民間傳說的增而已(關於民間傳說參考索碗書第七章八節注②),因為中國人也同樣有“美人魚”之類傳說,聲稱它的“眉毛、眼睛、、鼻、手指、指甲和頭部都完全象一個美人”,其實這不過是海豹罷

了(見《通報》第三期,1892年,第506~507頁)。別的阿拉伯傳說中名為“老人魚”(sayh),(見達米里:《物志》第二卷,第45頁)是從中文的發魚”譯過來的;說這些魚“形如一胖女人”,這也同樣指的是海豹(同引文)。本書也許受到它的渲染,把“海”和“人面魚”(海豹)、“海”和“鴟梟臉”(飛魚)混為一談。

②我不知這一稱呼的確切形式及其來源,如果把“安卡杜斯”(anqatus)稍加更成為“阿斯卡杜斯”(L'asqatus),這樣,即可認為是希臘字“埃克索卡多斯”(exokoitos)的訛誤,意思是棲息於外的魚(見普林尼《博物志》,I.IX,19,§34)。從詞源學來看,母音的加強,KS和SK音位的轉換,兩個K中的一個被取消,都是很正常的(參看《關於頭兩種現象》,如askar>exercitus)。真的,各處物的特點並不完全一樣,但這裡有一個不可排除的混淆之處,就是翻譯上的訛誤,如從希臘文譯為拉丁文時的ex,見E•聖戴尼斯(E.De Saint-Denis)《老普林尼在其魚類著作中的幾點疏忽》。(《語言學雜誌》,第十八卷,1944年

版,第153—172頁)

①指從巴士拉(Bassorah)出發東行時所經過的第三個海,第一個是波斯灣——法爾斯海(Mer du Fars),第二個是拉爾海。

②該海從本段所述諸島起,自印度直抵蘇門答臘島(見正文第六節),即孟加拉灣,該名來自梵文“Harikeliya”,指東孟加拉灣(見《世界志》第241頁);詞尾因受地名稱呼的影響而訛轉,詞尾kend是東伊朗語的古詞,意即城市(如Samarkand,Tachkent等)。但費略莎(FIL-LIOZAT)提示我說,在泰米爾語中有arikandam一詞,指印度世界的九個區域之一,也可能是這一阿拉伯名稱的來源,不過把字d抄寫成了r。

③起航經過的第二個海,稱為拉爾海(Bahr Larwi),一般的說法是得名於伊朗南岸法爾斯東南的拉爾國。卡特梅爾對這一詞源提出有反駁:一方面,構成拉爾國的人種是拉利(Lari),而不是拉維(Larwi),另一方面,“不能設想,位於波斯灣內這一蕞爾小國的名字怎能用來稱呼浩瀚的印度洋”(見引卡特梅爾書第二卷,第689頁)。我們寧可認為,這一稱呼來源於古吉拉特(Goudjerat)的古名。拉爾(Lar),相當於托勒密《地理志》的Larikè,可能來自梵文的拉塔(Lata)(參看《金草原》,第一卷,第381頁)。費利奧莎揣測Lār一詞相當於梵文俗語的Lada,上顎音d近似乎r。“海洋的每一部分都是據城市以其吡連的地區而命名的。比如,法爾斯海、巴士拉海、阿曼海、桑吉斯組海(即東非)、印度海等等。”見胡杜德《世界志》第52頁,

④這裡指的是拉克代夫群島和馬爾地夫群島,位於南緯十二度,大部分是珊瑚島,其總數有幾種說法:在馬爾地夫生活過的伊本•巴圖塔(Ibn Battuta)說有兩千個,馬可波羅說有一萬二千個。參看穆西克 (M2ik),《伊本•巴圖塔遊記》德譯本第316等頁以及第35頁的地圖。

⑤伊本•巴圖塔時還是這樣,參考引文德譯本第331頁。

⑥眾所周知,灰琥珀實際上是在大頭鯨膽中的結石,不會有這裡說的那麼大。關於琥珀,參看《蘇萊曼東遊記》費琅譯本第132—133頁;其民間傳說的意思,參照索畹《阿拉伯書志》第七卷,第25頁注①。這裡提到的“菌”是一種可吃的塊,狀似土豆,每年椿季,在整個阿拉伯荒原上比比皆是。

⑦波斯和阿拉伯語椰子nārgil或nārgēl中ǵ轉寫為g,其實都來自梵文的nariketa,在G•費琅的《阿拉伯、波斯及突厥人遠古地誌及行紀》(以下簡稱《行紀》)第8頁所說的也是同樣的意思。所有的旅遊者都提到拉克代夫群島和馬爾地夫群島的椰子,伊本•巴圖塔併為之作註釋,見穆奇克德譯本第322頁。並參看費琅譯本《蘇萊曼東遊記》,第126頁。

⑧中譯者注:法爾薩赫,古波斯里程名,為中世紀阿拉伯人所通用,一法爾薩赫相當6.24公里。

引雷洛書(第一卷,第5頁)之,費琅在其《蘇萊曼東遊記譯本第32頁中譯成:“領的兩條袖飾。”但,“迪里斯”(dihris)一詞在字典中解釋得很清楚:是“沉裔和針織短的一部分…是縫在裔敷上把它加寬的。”《阿語大全》(第八卷,第301頁)一書中說,該詞又註釋為“巴尼嘎(baniga),而伊德里斯(Al-Idrisi)在其《旅遊的懷念者》手稿中(第19頁)寧願使用這一更為常見的馬格里布詞彙,見多西(R.Dozy)和馬爾賽斯(G.Marçais):《阿爾及利亞伊斯蘭徒的裝》,1930年,阿爾及爾,第三卷。因此dihris又指一種縫在沉裔腋下,歉厚群上的三角形布條,(參考M•提爾克《東方風俗史研究》,柏林,1923年版,第70頁。)直到今天,馬爾地夫的土著人仍然是“熟練的手和航行家”,擅製造航海用;他們是“不傷害人的,是醜規的,對海上的遇難者是十分好客的”,他們還於紡織(《航海指南》第367期,《阿曼灣,波斯灣及印度西海岸》)。

⑩在南亞和東亞很多國家裡都曾以貝亮作為貨幣,貝殼的收集實際上成了群島的重要資源,成為向孟加拉和暹羅等國的出貿易。見W•克義《諸蕃志》英譯本,第388頁,注9;伯希和,《通報》第三十期第416至417頁;馬可波羅《中國》第119頁;穆奇克《伊本•巴圖塔遊記》德譯本,第326頁。但這裡所寫的並非確切,應該說是“在海底”。見引雷諾多書,第二卷,第95頁。貝殼至今仍是群島的資源,見《航海指南》第367期;見H•玉爾《英印會話詞彙字典》。

⑪比魯尼《印度志》第一卷201頁上把群島分成為貝殼群島(d.al-Kuda)——讀作阿爾-卡瓦迪(d.al-Kavadi),即貝殼群島;秦米爾語卡瓦迪(Kavadi),意即貝殼(見費略莎書),椰子絲群島讀作阿爾一-坎巴爾(d.al-Kanbar),(關於“Kanbar”,“Kunbar”的意思),參看多西《阿拉伯詞典續篇》,並參看H•玉爾《英印會話詞彙字典》(關於Cowry的意思)。

本段最末一句相當於《印度珍奇志》(第216—217頁)一書所用的稱呼“阿爾一卡斯塔克”(al-Kastag)。因此,需把文中的不當之詞改為“卡斯塔克”:者的錯誤是把椰子絲中的開爾(caire)誤認為是貝殼(auri)(見《印度珍奇志》和費琅《行紀》第586頁,注③),

①錫蘭的阿拉伯文名字檄纶疊(Sarandib),忠實地來自於Saran.等於梵文Sinhala+dib,dib即梵文dvipa(意即島)。費琅主張,應據詞源及中文音譯,讀作Sirandib(見《行記》第25頁,注①),但其阿拉伯名字似乎從該名的某種形而來的,近似比魯尼所說的Sangaladip(見《印度志》,第一卷第233頁)。那麼,中國人可能是直接用的校名。

中譯者注:斯里蘭卡(Sri Lanka),我國舊譯作師子國(譯自梵文Simhaladvipa或巴利文Sihalam,Sihaladipa),始見於法顯《佛國記》。玄奘《西域記》譯為僧伽羅(執師子國),早期佛典中譯作私訶疊,《經注》作私訶條,阿拉伯文的Sirandib,宋人譯為蘭、檄纶疊、悉蘭地(見《諸蕃志》、《宋史》等);《明史》、《星槎勝覽》、《鄭和航海圖》均譯作錫蘭。

②這裡說的不是本名,而是梵文dvipa“島”字,但是在某種形式下借用其形diva或dip(見比魯尼《印度志》,第一卷,第210頁、第223頁)。而且還被當作是來自中古波斯文Pehlev-ak的一個新波斯詞的複數形式(如name古讀nāmak,複數nāmegāt)。這樣,此字似乎是經波斯文中而來的藉詞。

③珍珠場自古就是有名的,見普林尼《博物志》(第一卷,第54節)。到比魯尼時代廢棄了(見《印度志》第一卷,第211頁)。

④這對一個島嶼來說顯得是一句多餘的話,但也不要忘記,在當時的地理文獻以及某些印度文獻中,(見伯希和《廣印度兩考》,第222頁),加西拉(gazira)實際上指過海即可到達的某個地區,並且不難推測,是指一個島嶼,儘管不知是屬於哪個大陸的。

⑤山巔的跡在我們今天的地圖上稱為亞當峰(Pie d'Adam),佛徒則說是佛跡(見引費琅書201頁),伊斯蘭徒則附會上自己聖史中的傳說。馬斯歐迪在《金草原》(第一卷第60頁)一書中補充到,夏娃被逐出樂園,降謫到基達(Djeddah),至今那裡還有她的墳墓。馬斯歐迪還談到,印度料可溯源到樂園中的樹葉,亞當在降謫時就用這些樹葉來遮掩自己的軀。Ar-Rahūn一詞譯自梵文。亞當的聖蹟在所有阿拉伯典籍中都有記載,馬可波羅書(第七章,第177頁)中談得很詳盡。

⑥錫蘭的石在很多書裡都談到,就是在民間傳說中也有記載(見索畹《阿拉伯書志》第七卷,第25頁,注④)。Ma'din一字的意思見本書第六節注④。

⑦錫蘭在六世紀初,在柯斯馬斯(Cosmas Indicopleuste)旅行該島時就已被兩個王國瓜分(見引雷洛書第201頁)。實際,在錫蘭島上,僧伽羅國王一側,島的東北部還經常存在一個泰米爾王國(見費略莎書),這樣,島上就有三個國王(見伊本•法奇赫:《阿爾•波爾丹書概要》,第10頁)。

(6 / 25)
中國印度見聞錄(出版書)

中國印度見聞錄(出版書)

作者:蘇萊曼等 型別:東方玄幻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